·

理论深度高的数学分支(如代数几何,代数拓扑)的新一代一流数学家(如恽之玮)做研究之前一般学了多久呀?

发布时间:2024-12-28 11:51:45阅读量:19
普通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

知乎提问:感觉所需的预备知识太多,代数几何和代数数论目前只学了半年多一点。要不是我不够聪明,要不是从事这些方向的研究的预备学习时间过高。Peter Scholze倒16岁就能搞明白不少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估计他当时的学习速度比我现在的高好几倍。因此,我在学习这些过程中稍微产生了点消极感。

我的回答(已删):扯淡,又在这里造谣,都说过了不要神化Peter Scholze,这是对人家的羞辱。建议看看我之前的回答,里面已经把具体的情况解释得很清楚了。

求证:关于菲尔兹奖得主舒尔茨的这个非常特殊的说法,是否属实?

Peter Scholze确实16岁的时候看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了,但他什么都看不懂。在我看来,文献看不懂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看不懂还能继续看下去,发现motivation,这最考验一个人的数学成熟度。数学家在做一个问题的时候,也不是全部知识都懂的,往往都是一边做问题一边学的,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这样才是效率最高的。

我其实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总要比多少岁看什么什么,好像这真的能完全反应一个人数学的科研能力、创造能力一样。不同的数学家风格截然不同,数学发展的路径也完全不同,很多都是非线性的。只能说有的大佬年少有为,有的则大器晚成罢了。还是希望能摆正心态,学的时候不要考虑太多的没必要的竞争在里面,跟着心里的感觉去走,为了理解数学而学习知识并做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什么特定的问题,更不用说跟谁比速度了。

原文编辑于 2022-11-03 23:44

原文评论区

0 人喜欢

评论区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弦圈热门内容

Grothendick经典同调代数文章:Some aspects of homological algebra

这是Grothendick著名的关于同调代数的文章Tôhoku paper的英文翻译版,原文是法语版,标题为Sur quelques points d'algèbre homologique。英文翻译为:Some aspects of homological algebra。该文章概述了很多同调代数的重要概念,其中基本都跟代数几何有联系,并且里面不少概念其实是Grothendick本人提出来的,如abelian categories。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同调代数的经典文章,在数学圈内也时常有人推荐看这篇文章,毕竟这可是祖师爷亲自从同调代数的基础概念一步步讲起,这对学同调代数或者代数几何的人都有很大裨益。我收藏这篇文章的时候都2021年了,现在拿出来推荐给大家!之后我还会把法语原版也发出来。

10月底至11月初,弦圈功能更新:上传附件

最近我们将给“写帖子”添加一个新的功能:上传附件。也就是说,以后在弦圈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写的pdf版或者doc版的文章,或者是可以分享自己收藏的电子书。至此,弦圈将同时兼顾为一个资源型网站,大家可以在弦圈的帖子中寻找相关的资源(如电子书、notes等)进行下载。附件的下载可以设置条件,如回复后才可下载,支付金币可下载等。之后为了更好的体验,我们计划引入智力(经验)和货币系统。货币暂分为金币和弦币,其中金币为免费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签到可获得智力值,而智力值又能产生金币😇。最后,如果上传的附件存在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注意,最新帖子泛函分析教材Functional Analysis Notes(2011)为测试贴(下图为测试画面),新功能将马上上线😃。11月2日:新功能已于昨日更新完成,欢迎尝试使用!😃

英语不好,读不懂英文数学教材怎么办?

问题:最近我得到一本英文 GTM1 的 PDF。起初我截图发到微信上,再通过机翻来阅读。后来觉得麻烦,就打印下来。结果它马上给我一个下马威。第三节开头给了一个定义,然后就出现了一个长达三行半的复杂句子,我辛辛苦苦把每个不认识的词都标出来,但是除了开头的「定义 3.1 是不完全的」,后面我就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了。而且我发现书里面有很多很多我不认识的词,一个一个查只怕一年也读不完。经常在知乎看到「数学书是所有英文教材里文字最好懂的」这样的评论,大概我的英语水平太差了吧。(我的英语水平:我现在初三,120分的试卷一般考110~112)所以现在我应该怎么办?怎样比较快速地提高英语水平使得我能够看懂数学书。(补充一句:我的数学水平对看书不是很成问题)我的回答:看不懂英文怎么办?那就老老实实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一下什么意思,然后拿个笔记本记下来,这样还能方便偶尔复习巩固记忆。每次遇到不懂的单词,就这样操作,时间长了有感觉了,就可以不记笔记了,遇到不懂的查,脑子过一遍,继续看,代入到语境中去理解。你是初三,真巧我看人生中第一本数学英文教材的时候也是初三,当时刚刚中考完,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看的教材是泛函 ...

关于平方可积空间的一些疑问

勒让德多项式是平方可积空间的完备正交基,也是该空间的绍德尔基,即该空间的任意一个元素,可以由其唯一的表示。而勒让德多项式是由x,x^2,x^3....通过施密特正交化原理得到的,两者张成的空间相等都在平方可积空间中稠密,那么我想问的是x,x^2,x^3....是该空间的绍德尔基,即平方可积空间的任意一个元素可由x,x^2,x^3....唯一表示么

我翻译并整理了一些MathStackExchange的问题和回答

对于数学老手而言,阅读全英文数学甚至是全法语数学,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数学萌新而言,阅读全英文的数学内容,可能会比较吃力,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理解。然而对于做数学的人而言,不懂英文就意味着会有大量优质的英文数学资源无法享用。国外比较有名的数学论坛包括MathStackExchange 与 MathOverflow,都拥有大量优秀的问题以及十分优质的回答,这往往能帮助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所以,我觉得可以翻译一些MathStackexchange与MathOverflow的优质内容,让更多的国内的数学爱好者能够接触到优秀的英文数学资源。目前我已翻译,并重新整理以下内容,中英对照(切换语言可见):如何构建一个比复数域$\mathbb C$还要大的域?ℝ的有限域扩张是ℝ或者同构于ℂ幂零理想层的局部截面是什么样的?我在哪可以找到一个数学笔友?范畴中的态射一定得保持结构吗?我在教材中找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阿基米德性质的乘法形式如果我看数学看得很慢,这没问题吗?仿射概形上的概形什么时候仿射?如果两个对象的余极限同构,那么这两个对象同构?正弦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是否是柯西序列?任意一个 ...

10.27 弦圈问题分析以及改进计划

最近有不少对弦圈感兴趣的爱好者,在弦圈注册了账号,也有人参与了互动。对此,我在这感谢各位的支持和认可!😃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用户注册后的表现,也透露出目前弦圈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首页,默认显示最新内容,用时间顺序排序,意味着大家在首页往往无法看到有趣的内容,也可能找不到他想看的内容。这也导致弦圈中优秀的内容被埋没。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自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热度算法来计算“热度”,然后通过“热度”来排序首页的热门内容。旧的热门内容就是单纯的通过阅读量排序,没有热度随着时间衰减的现象,这也意味着新内容往往容易被旧内容排挤掉。有了更好的热度算法,我就可以将打开首页默认显示最新内容,改为默认显示热门内容了😇。接着就是中英文混合的问题,这个首页已经解决了,首页看到的内容都会把其他语言的给过滤掉。但是圈子内的话,我没有强行设置只有一种语言,因为不太想一些优秀的英文内容被埋没。我有点想参考推特的做法:热门内容推荐的大多数都是一种语言(如中文),只有一两个是其他语言(如英文)。或者说还有一种方案:热门内容全是同一种语言,再增加一个选项”全部“,即查看圈子全部内容。至于数学圈首页,那些数学分支的 ...

为什么无限求和需要被有意义的?

我的提问:例如单位分解(partition of unity)中的求和以及抽象代数中的多项式表达式。回答:拥有无限多项的求和(或者说更加正式的“级数”)需要一些额外的条件来保证他们“表现良好”("well behaved")。否则你可能得到像以下这样的悖论:$$\begin{align} &S = 1 + 1 + 1 + \dots \\ &\Rightarrow 2S = 2 + 2 + 2 + \dots \\ &\Rightarrow 2S = (1+1) + (1+1) + (1+1) + \dots \\ &\Rightarrow 2S = 1 + 1 + 1 + \dots \\ &\Rightarrow 2S=S \\ &\Rightarrow S = 0 \end{align}$$一般地,额外的条件包含,要求除了有限数量的项都为$0$(数学简称中的“几乎所有”)或者收敛条件来确保求和有一个极限值。本问题问于2020年1月22号,当时我在读高三,提问的水平非常差😅,跟Peter Scholze这种高中就懂谱序列的没得比🙃。

抽象代数中如何执行归纳法?

我的提问:我无法理解在这个证明中,归纳法这个步骤是如何进行的。有人能帮帮我吗?感谢!回答:令$n = deg B$。他们通过对$m = deg A$做归纳法来证明那个陈述。基本情况是$m < n$。如果$m \geq n$,然后他们找到另一个多项式$A'$,在这种情况下,$A' = A - B a_m X^{m - n}$,并且它有比$m$更小的阶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归纳假设来处理它。$A′$的商和余数表达式是用于找到$A$的。我想有两件事你可能会觉得困扰,以及为什么你没有认出归纳法。首先,基本情况不仅仅是一种情况,而是一堆情况。这里请注意,这是基本的:证明中的归纳步骤仅适用于$m\geq n$。同时注意,在这种情况下,证明$m=1$的工作量并不比证明$m<n$小:对于所有这些情况,这都是一行证明。你可能会觉得困扰的第二件事是,我们不仅对$m-1$使用归纳假设,对任何阶数严格小于$m$的多项式也使用归纳假设。这被称为完全归纳法或强归纳法:在归纳步骤中,你假设的是,命题不多于$m-1$时都是真的,而不仅仅是$m-1$。这在维基百科的“归纳法”页面上得到了很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