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地球悬浮之谜:宇宙中60万亿亿吨巨无霸,外星文明是否存在?

发布时间:2024-08-21 23:58:30阅读量:132
科普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

重达60万亿亿吨的地球,为何能悬浮在宇宙之中,而不是因为重力的作用而坠落。难道真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撑着地球吗?

1687年,牛顿首次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条定律表明,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质量越大的物体,其引力也越大。地球之所以能够悬浮在宇宙中,是因为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而太阳是一颗直径为139万千米的恒星,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因此太阳的引力非常之大。即使地球的重量达到了60万亿亿吨,它仍然可以围绕太阳进行椭圆形的轨道运动,这就是地球能够在宇宙中悬浮的主要原因。

而地球不会被太阳的引力吸入,主要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与太阳的引力形成了平衡,使地球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轨道上。此外,地球除了围绕太阳公转,本身也在自转,速度达到了每秒466米,超过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那么,你是否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如此快速的自转呢?

人类的感知系统是有限的,主要依靠眼睛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由于地球的直径达到了12756千米,远超过了人类的感知范围。再加上地球的自转速度非常稳定,我们的大脑和感知系统已经习惯了地球的自转状态,因此我们无法感觉到地球正在自转。

而且,大气层也在跟随地球自转。如果没有大气层的话,我们就会感受到从东边吹来的风。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这会让空气产生向东运动的速度。但是由于大气层的存在,抵消了这种风向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无法感知到地球自转的原因之一。

然而,你可能会再次产生疑问:既然地球能够悬浮在宇宙中是因为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那么太阳又是如何悬浮在宇宙中的呢?

实际上,太阳和地球一样,也是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5亿年。银河系中心有大量的恒星和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引力场,这使得太阳能够像地球一样,围绕银河系中心进行椭圆形的轨道公转。

总的来说,宇宙中的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引力作用,只是距离的远近不同,产生的引力也会有所不同。

评论区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弦圈热门内容

宛如来自空无的召唤——数学大师格罗腾迪克的生平(上)

作者简介:艾林‧杰克逊(Allyn Jackson)曾任美国数学学会会讯(Notices of the AMS)的副主编与总主笔,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数学硕士。她觉得能结合数学和写作两个非常不同的领域,面对各种数学课题和数学人物,收获很大。译者简介:翁秉仁为台湾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本文原文发表在 2004 年的 Notices of the AMS 51卷第 9 期,以下译文刊登在《数理人文》创刊号(2013 年 12 月)。媒体或机构如需转载,请联系《数理人文》杂志(微信号:math_hmat)。重点摘要格罗腾迪克是二十世纪的数学大师,为代数几何开启全新的面貌,数学影响仍方兴未艾。格罗腾迪克早年多舛,与父母颠沛流离。他的数学背景贫乏,一切出于自学,但天资奇高,在苦学深思与师友攻错下,终于成为一代宗师。格罗腾迪克以韦伊猜想为目标,从范畴论观点所铸造的新工具,连结了离散的数论世界与连续的拓扑世界,启迪了多位菲尔兹奖得主的工作。如果不把科学看成权力和宰制的工具,而是我们物种在时间长河进行的知识探险。每门科学好比和声一样,依时更迭,或广袤,或丰盈。就像顺着世世代代于焉展露的乐曲,所有主题的精致对 ...

如何构建一个比复数域$\mathbb{C}$还要大的域?

本文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一种扩张复数域$\mathbb{C}$的方法,使得$\mathbb{C} \subset\mathbb{C}[a]$?或者$\mathbb{C}$是所有域扩张的终点?下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提供两种扩张复数域$\mathbb{C}$的方法。方法1:$\mathbb{C}$的笛卡儿积$$P = {\Bbb C}\times{\Bbb C}\times\cdots$$并不是一个域,因为它有零因子:$$(0,1,0,1,\cdots)(1,0,1,0\cdots)=(0,0,0,0,\cdots)。$$但是将零因子商掉,就能得到一个域。令$\mathcal U$为$\Bbb N$上的一个nonprincipal ultrafilter。我们定义$$(a_1,a_2,\cdots)\sim(b_1,b_2,\cdots)$$当$$\{n\in\Bbb N\,\vert\, a_n=b_n\}\in\mathcal U。$$然后商$F = P/\sim$就是一个严格比$\mathbb{C}$大的域,我们称这个域为超积(英语:ultraproduct)。并且嵌入映射$ ...

如果两个对象的余极限同构,那么这两个对象同构?

令$A,B$为特征$p$的交换环。令$\phi_{A}:A\rightarrow A,\phi_{B}:B\rightarrow B$为Frobenius态射,即$p$次方映射。如果我们有 ${\rm{colim}}_{n\in\mathbb{N}}A\cong {\rm{colim}}_{n\in\mathbb{N}}B$,其中transition映射为Frobenius态射,那么我们可以得出$A\cong B$吗?答案:不能。回顾一下,一个$\mathbb{F}_p$-代数$R$是完美的,如果它的Frobenius映射$\varphi : R \ni r \mapsto r^p \in R$是一个同构。Frobenius态射的次方的余极限${\rm{colim}}_{n\in\mathbb{N}}R$是$\mathbb{F}_p$-代数$R$的完美化,并且它这样命名是因为它是完美$\mathbb{F}_p$-代数到$\mathbb{F}_p$-代数的包含映射的左伴随。这使得完美$\mathbb{F}_p$-代数构成了一个$\mathbb{F}_p$-代数的反射子范畴,这意味着在完美 ...

基变换映射$U\times_{X}X\rightarrow U\times_{Y}Y$

我的提问:令$X,Y$是概形。令$X\rightarrow Y,X\rightarrow X, Y\rightarrow Y$为概形态射。为什么态射$U\times_{X}X\rightarrow U\times_{Y}Y$是$X\rightarrow X\times_{Y}Y$通过$U\times_{Y}Y\rightarrow Y$的基变换。这是我尝试的图,其中三角形是交换的。但是我发现$(U\times_{Y}Y)\times_{Y}(X\times_{Y}Y)=U\times_{Y}X\times_{Y}Y=U\times_{Y}X$,即我无法得到想要的$U\times_{X}X$。我这是犯了什么错误?这是问题的上下文,来自朱歆文的论文Affine Grassmannians and the geometric Satake in mixed characteristic (arXiv link):引理 A.2. 对任何代数空间的平展态射$X\to Y$,由$\sigma_X$导出的相对Frobenius态射$X\to X\times_{Y,\sigma_Y}Y$是一个同构。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