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科普·

地球重60万亿亿吨,为什么它可以漂浮在太空,不往下坠落?

发布时间:2024-08-21 23:49:57阅读量:46
科普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因此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掌握的规律,我们的常识和直觉都来自于地球表面。

那么我们在地球上最常会感受到什么?看到什么?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站在地面上有上下之分、有方向感,脚踩的大地是下,头顶的天空是上;我们整天都会看到比空气密度更大的物体下落到地面。

所以我们就从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重物势必会从高处往低处坠落。

这是为何?因为万有引力的存在,两个质量物体之间会产生引力作用,地球会对它引力范围内的所有物体产生吸引力;

因此在地球上我们可以牢牢的站在地面上,我们的身体器官告诉了我们方向感,有质量的物体会在引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

那么地球的质量达到了60万亿亿吨,如此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漂浮在宇宙空间之中,它为什么不会一直往下掉?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个问题,只是我们直觉上的一种误解。

首先在宇宙真空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方向,任何空间位置在物理上都是等效的,没有所谓的上下、左右、前后之分,方向只是人为规定出来的,所以地球“往下掉”,这个问题并不成立。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物体为什么会发生运动?

相信你还记得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说的是: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它会一直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受到的净力不为零的情况下,物体的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在地球上物体下落到地面是因为这个物体受到了地球给它的引力,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状态就跟它所受到的力有直接的关系。

要是地球在深邃的宇宙空间中,周围没有任何天体给地球施加引力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地球受到的力就为零。

那么地球本身就会在宇宙空间中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至于地球会向哪个方向匀速直线运动,这无关紧要,毕竟在宇宙空间中没有所谓的方向一说。

但我们知道地球并非处在空无一物的宇宙空间,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周围有着太阳以及除地球以外的7大行星,还有一些矮行星和小天体。

这些天体对地球来说,都会施加引力的作用,但太阳本身的质量就占到了整个太阳系物质的99.8%,因此地球的运动主要受到了中心太阳的引力影响。

所以说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并非是静止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了朝向太阳中心的引力作用。

按理来说,地球应该会被太阳引力拉向太阳,并落到太阳表面,像是一个物体受到地球引力落到地球表面一样,但真实的情况是:

地球在引力的作用下,绕着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地球在受到太阳引力作用的同时,它还有一个垂直于引力方向的切向速度。这个速度保证了地球在向太阳中心坠落的时候,一直错过太阳,不会于太阳相撞。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地球其实是在宇宙空间中下落,但下落的方向并非我们认为的南极方向或者是北极方向,而是太阳中心的方向。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也是牛顿当年做过的一个思想实验,这个思想实验叫牛顿大炮,是人类目前发射绕地卫星的理论基础。

我们垂直朝上发射一颗炮弹,也就是上图中绿色的小球,那么这个小球会受到一个朝向地球中心的引力,这个引力会导致小球的速度一直衰减,直到为零,然后又开始在引力的作用下加速坠向地球。

因此垂直发射炮弹或者是火箭,是无法逃离地球引力的(至少以人类目前的能力是无法办到的),也无法让炮弹在轨道上绕着地球旋转。

所以想要让炮弹绕地球转或者离开地球就需要给炮弹提供一个水平上的初速度,超前发射炮弹。像下图中的样子。

假设在一个高山上架炮,超前发射炮弹,炮弹在向前飞的时候,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往地面上落,如果炮弹初速度不够的话,那么炮弹就会飞行一段距离砸向地面。如上图中的a和b。

如果在给炮弹增加更大的初速度的话,当速度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7.9 km/s,那么炮弹的轨迹就会变成C;

这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它有一定的曲率,炮弹只要拥有了足够的初速度,那么它在落向地球的时候,这个速度就会使得炮弹不断的错过地球表面,最终绕着地球旋转。

如果速度再大一点,炮弹的轨迹就会变成D,如果速度再大,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11.2km/s,那么它的轨迹就会变成E,直接逃离地球的引力控制。

整个过程就和上图中的一样,这就是人类发射绕地卫星的原理,火箭先把卫星垂直推到足够的高度,然后火箭会与垂直方向有一个夹角,给卫星提供足够的水平速度,这样卫星就可以绕着地球旋转了。

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火箭是垂直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卫星还会因为引力而落向地面的。

炮弹(卫星)绕地球的过程就跟地球和太阳一样,地球也在朝着太阳坠落,但是地球轨道速度保证了地球总是会错过太阳表面,所以地球不会与太阳相撞。

如果降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那么地球的轨道就会发生衰减,它会更加靠近太阳,当地球的速度足够低,地球就会在近日点落向太阳,与太阳相撞。

如果增加地球的轨道速度的话,那么它会与太阳错过的越来越多,也就是轨道变得越来越大,会逐渐的远离太阳。

这就是《流浪地球》中人类把地球带离太阳系的原理,给地球加速,它就会离开太阳系。

所以总结一些,地球确实在宇宙中下落,但方向是太阳中心,为什么不撞向太阳,是因为地球有一个很高的速度,保证了地球能够错过太阳表面。

评论区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弦圈热门内容

暗物质:奇异黑洞可能是暗物质的副产品

对于我们能看到的每一公斤物质,无论是你桌上的电脑,还是遥远的恒星和星系,都有5公斤不可见的物质渗透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暗物质”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它规避了所有形式的直接观测,然而却通过它对可见物体的无形牵引力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图片来源网络五十年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了一个关于暗物质可能是什么的想法:一个黑洞群体,它们可能在大爆炸后不久就形成了。这样的“原始”黑洞不会是我们今天探测到的巨人,而是微观区域的超密物质,它们会在大爆炸后的第一枚万亿分之一秒形成,然后崩溃并散布在宇宙中,以一种可以解释我们今天所知的暗物质的方式牵引周围的时空。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发现,这个原始过程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伴侣:更小的黑洞,它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称为“色荷”的核物理属性的数量。这些最小的,“超负荷”的黑洞将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它们可能在诞生后不久的一小部分秒内蒸发。然而,它们仍可能影响了一个关键的宇宙学转变:第一次原子核被锻造的时候。物理学家假设,带色荷的黑洞可能影响了融合核的平衡,在一种天文学家将来可能通过未来测量检测到的方式。这样的观测将有说服力地指向原始黑洞作为今天所有暗物质的根源 ...

cover

如果一个人身体死了但大脑活在营养液中,是不是活在虚拟世界里?

在现代科幻电影的奇异世界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的身体已经死亡,但大脑却被保存在营养液中,继续在虚拟世界里体验着生命。《黑客帝国》中的就是这样一种构想,人类的大脑通过电信号与计算机系统连接,生活在一个被编程的虚幻世界中。然而,这种幻想并非纯粹的娱乐创作,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大脑与身体关系的深层思考。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假想,把这种思考推向了极致。他设想了一个邪恶科学家通过手术将人的大脑取出,放置在营养液中维持生命,再通过计算机程序向大脑输入信息,制造出一个人工的虚拟现实。在这个假想中,被操作的大脑仍然可以体验到生活的一切,但所有的感知和记忆都可能是虚假的。这样的假想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大脑被置于这样的环境中,那他或她是否真的活在虚拟世界里?揭秘大脑的复杂运作机制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大脑的运作机制入手。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神经系统,这个系统由神经纤维构成,包括各种神经组织,如大脑和脊髓。这些神经组织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时也将各个器官的信号传递回大脑和脊髓。正是通过这样的信号传递,我们才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并做出相应 ...

cover

最新发现:火星上有大量液态水,多到可覆盖整个火星,且水深1.6公里

多年来的探测数据表明,在火星表面存在着大量类似地球河道和河床的地形结构,其长度往往可达数百公里,明显是由液态水长时间侵蚀和冲刷而形成的,而火星表面的很多盆地和低洼地区,其边缘还存在着类似海岸线的特征。除此之外,在火星表面,还发现了广泛分布的水合矿物以及类似于地球上由水过程形成的沉积岩,这些分层岩石通常显示出交错层理等特征,被认为有水流过时形成的痕迹。所以科学家据此认为,在遥远的过去,火星表面曾经也存在由大量液态水形成的江河湖海,而那时的火星很可能也像地球一样宜居。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火星表面是一片干涸的荒芜世界,那么,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对此,一个常见的观点就是,由于火星太小,其核心早早地冷却了,这会导致其磁场的消失,在没有了磁场的保护之后,火星的大气就被太阳风持续剥离,这导致了火星表面的气压显著下降,使得液态水无法在表面存在,于是水开始蒸发并被太阳风不断地“吹”走,而火星大气的变薄还导致了火星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剩余的液态水都冻结起来,形成了火星两极的冰盖或隐藏在火星地下的冰土之中。(↑火星北极的冰盖)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该观点也因此得到了较多的认同,所以人们 ...

光速存在极限是因为处理器有局限?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解释,为什么宇宙一开始就具备条件适合生命进化?为什么物理定律和常数,恰好是允许恒星、行星以及生命最终能出现的非常具体的数值?而让宇宙膨胀的那种力,暗能量,就比理论认为的要弱得多。实际应该是让宇宙物质全都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像观察到的在膨胀撕裂。一个常见的答案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多的宇宙中,即多重宇宙,所以我们不应该对其中至少有一个宇宙 会变成我们这个宇宙感到惊讶。但另一个看上去天方夜谭的答案,却越来越被重视,那就是我们的宇宙是被一个外在的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这个计算机有人(或许是一个先进的外星物种)在微调各种参数。这个看上去很离谱的理论,目前已经得到信息物理学这门科学分支的理论支持。信息物理学认为时空和物质并不是宇宙的本质。相反,我们所处的物理现实,本质上是由信息比特组成的,而我们感受到的时空体验就是从这些信息比特中产生的。而所谓的温度,只是原子聚集在一起运动的另一种说法。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原子具有温度。这极大地让科学家相信,我们的整个宇宙,实际上只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事实,存在巨大可能性。不过,这个想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早在1989 年,传奇物理学家约翰·阿 ...

cover

有感而发,给小猫咪讲讲康德

前言:某日某夜,路遇小猫,小猫两步一回头,最后谨慎地坐在我脚边蹭我,我兴致忽起,遂边投喂边给小猫讲起来康德1 给猫讲康德在【牛顿猫】和【莱布尼茨猫】发展了微积分后,猫界对自然哲学的 研究就突飞猛进,而大众对猫的【认识论】依旧停滞不前,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科学认知的大厦有摇摇欲坠的风险。此时的认识论两派打架,分别是以【莱布尼茨猫】为代表的【纯粹理性派】,和以【休谟猫】为代表的【经验派】。那时候【亚里士多德猫】主义派把知识判断分为两类,【分析的】和 【综合的】。【分析】意思的可以从主体对象上直接得到的,比如这句话“一 只聪明的小猫 ”,“聪明 ”这一个特性可以直接从我们的主体,也就是这整 句话分析得到,我们就会说“小猫 ”的特性是“聪明 ”;而【综合】则代表其包括了其他的经验性的东西, 比方说“小猫 ”的特性是“吃小鱼干 ”, 我们从“一只聪明的小猫 ”这句话里,得不出“吃小鱼干 ”这个特性,“小猫 ”和“吃小鱼干 ”这作为认识到的经验我们曾见过,会很自然地联系起来。那么猫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呢?当然是靠芝士(知识)! 一只小猫天生就会喝奶,它不需要任何感观经验,这叫【先天知识】,一只小猫 ...

cover

当一个人张嘴闭嘴都说这些话,大概率,他要坑你了

人情社会的本质,就是人搞人,人整人,人坑人。所有的人情世故,要么是为了自己谋求利益,要么是跟别人搞好关系,间接谋求利益,要么是算计别人。基本上,人情世故就是“人整人”的直接反映。要想在充满人情世故的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本事——听得懂别人的言外之意。别人说什么,我们不仅要把表面的言语搞清楚,还需要把言语背后的深意搞清楚。如此,才能避免被人算计,避免被人套路。普通人之所以容易被人套路,就是因为他们只看表象,只听场面话,而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个人张嘴闭嘴都说这些话,大概率,别人要坑你了。一、张嘴闭嘴都是“仁义道德”。在《水浒传》里边,有一个超级伪君子,及时雨宋江。他文不如吴用,武不如林冲,但他还是当了梁山之主,因为宋江足够虚伪,懂得忽悠人。宋江跟吴用坑了玉麒麟卢俊义,害得他家破人亡,逼得卢俊义不得不投靠梁山。对于被他害惨的卢俊义,宋江非但没有羞愧,还满嘴仁义道德,声称要为卢员外报仇雪恨,同时还要让卢员外当梁山之主。宋江说的这些话,听得卢俊义一愣一愣的。哪怕卢俊义知道是宋江等人坑了自己,他也不好说什么,也就心甘情愿入伙了,当了梁山二当家。江湖中,永远都不缺像宋江这样的人。他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