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运动有益于健康
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生活中我们也都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运动,希望能通过运动来保持健康,或找回健康。
一、运动有益于健康
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数据显示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各种患病几率:
其一,患心脏病几率:运动者为37/1000;缺乏运动者为227/1000;
其二,患高血压几率:运动者为40/1000;缺乏运动者为704/1000;
其三,患肥胖症几率:运动者为4/1000;缺乏运动者为808/1000;
其四,寿命差距:运动者平均比缺乏运动者长寿11岁!
显然,从生活中我们也能观察到,那些缺少运动的人患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加许多。
为什么运动有这么多的好处呢?我的理解是,生命是一团阳气,阳气越旺,生命越有活力,也就越健康。而运动能宣畅阳气,能让人体的阳气圆运动变大变圆,当然也能让人更健康。
二、适合于不同体质者的运动
运动形式很多,可以散步,也可以跑步;可以打球,也可以爬山;可以强度轻一点,也可以强度大一些。具体来说,根据每个人体质的不同,运动的方式以及强度也要因人而异。
一则,体弱者建议散步为主,甩开胳膊,大步走
体弱者属于气血偏弱的人群,需要通过运动来激发脾阳,让脾能运化气血,以达到健康目的。
建议散步为主,可走的稍微快些,以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若走的太慢,强度太低,反而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建议步子迈大点,胳膊甩开些,全身完全活动开,这样才能调节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阳气宣畅。
建议在傍晚散步,要坚持走半小时以上才好。
二则,肥胖者建议长距离健步走或慢跑
肥胖源于脾阳或肾阳不足,气化功能下降,痰浊水湿积滞于皮下。俗话说“十个胖人九个虚”,即是此理。
建议长距离健步走,每次要行走1小时许,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才能使周身阳气宣畅,气化增强,从而消耗掉皮下积滞的过多的脂肪,从而减轻体重。
如果体力允许,建议走中带跑,或走走跑跑,效果更好。我在生活中观察到,不少肥胖者通过慢跑或跑走结合来减肥,效果极好。甚至还有的胖人坚持慢跑,数月之后,竟然越跑越瘦,最后竟然能跑马拉松,且成绩在三小时之内。如此速度,令我叹为观止。
三则,高血压患者建议慢跑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跑起来,因为跑步能让阳气宣畅,可以消除积滞,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事实证明,不少血压升高的人不肯服用降压药,反而坚持跑步,往往三个月后,血压即慢慢恢复了正常。速度不必太快,慢跑即好,但要坚持。
我的建议是,最好每周跑三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至一小时。可以步频略快些,步幅略小些。跑步时上半身要挺直,膝盖微曲,这样既不伤膝盖,又能跑的很舒畅。
四则,冠心病患者建议缓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不建议跑步,建议走路即可,而且,走路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过累,反而会消耗心气,诱发心绞痛。
建议在餐后1小时后再开始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许。冠心病患者要想维持健康,一定要长期缓步慢行,有助于通阳活血,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五则,糖尿病患者要多多运动
俗话说,糖尿病为富贵病,为什么?因为生活过于安逸,运动或劳动太少,兼过食肥甘厚腻,导致脾虚而散精功能下降,造成血糖升高。
由此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管住嘴,二是迈开腿。管住嘴就是尽量清淡饮食,并且少吃肥甘厚腻食物;迈开腿意味着多多运动,可以选择散步、跑步、爬山、跳绳、打球等各种运动方式。
以散步为例,建议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运动,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可以激发脾阳,促进脾主散精的功能,从而减轻餐后血糖的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六则,其他健康人群以慢跑为好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任何运动都是可行的。我的建议是,尽量选择慢跑。为什么?因为慢跑的强度足够大,远比散步更能宣畅阳气,更有益于平衡阴阳,调畅气血。
当然,若实在承受不住跑步,那就选择健步走。建议走快点,步子大点,效果会更好些。
最后强调几点:一则,任何运动都要坚持,而且非长期坚持不可,否则,不会看到明显的健身效果;二则,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以跑步为例,建议先跑走结合,再慢跑,再稍提快速度;三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种运动方式,便于坚持。我喜欢跑步,我享受跑步的乐趣,我就更容易坚持下去;四则,不管选择何种运动,都不建议强度过大。我们之所以运动,追求的是健康,不是运动成绩。若因为运动而受伤,甚至过劳而猝死,实在不值得。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