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科普·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那么宇宙的中心是谁?宇宙是怎么运转的?

发布时间:2024-08-21 23:41:06阅读量:55
科普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

人类是一种非常渺小的生物,人类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旦离开地球,人类就会无家可归,但是地球在宇宙中也只是一颗非常渺小的天体,众所周知地球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围绕太阳系的中心太阳运转,但是太阳系并不是宇宙的全部,人类目前可观测到的宇宙只有930亿光年,在930亿光年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人类探索。

宇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空间,关于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人类也没有准确的答案,直到20世纪,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20世纪60年代,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大发现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当前关于宇宙形成的主流观点是认为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大约是在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大爆炸使物质都被分散出去,在演变的过程中,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开始下降,随着温度的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气体,而气体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甚至生命,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我们都知道宇宙是一个真空的环境,天体能够围绕某个天体运转,是因为某个天体的吸引力要大于该天体本身的引力,拿地球来说,地球之所以会围绕太阳运转,是因为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地球本身也是有引力的,在相互吸引下,地球成为了太阳系的一员。因此太阳系中的所有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运转。

但是宇宙的范围是很广的,太阳系又在银河系中,而银河系中还存在一个或数个超大质量黑洞,它控制了银河系内的所有星系,包括太阳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银河系的中心是超大质量黑洞,那么太阳系就是围绕它来运转的,那宇宙的中心又是谁呢?宇宙是怎么运转的呢?科学家在研究太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并提出了一种诡异的说法。据悉在2008年,天文学家发现一种奇怪的星系团,一般星系团随机分布在宇宙中,并且在随机的方向上运转,但是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星系团以一种连贯的方式运动,这一现象也被人们称为“暗流”。

根据这一现象科学家猜想,或许在宇宙中存在着某种强大的巨物,它控制了宇宙的所有天体、星系,让宇宙围绕它进行运转。科学家提出的这种想法确实有点诡异,但是并非没有可能,毕竟在宇宙中还有930亿光年外的事物等待人类探索,也许这神秘的巨物就存在于93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内。在很早以前科学家提出黑洞的时候,也没有几个人相信,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黑洞被证实了,并且在2019年人类还拍下了黑洞的照片,因此天文学家提出的神秘巨物引导宇宙运转在未来也很有可能被证实。

其实早在1922年就有科学家提出了宇宙“暗物质”的概念,当时天文学家卡普坦通过星体系统的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不可见物质。在宇宙尺度上,通过对宇宙中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的精细观测,可以测出宇宙暗物质的总量,观测表明宇宙总能量中暗物质占26.8%,构成天体和星际气体的常规物质只占4.9%,其余有68.3%的暗物质推动了宇宙加速膨胀。

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它可能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几乎观测不到,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见的世界只占宇宙物质的10%不到。弗里兹·扎维奇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宇宙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他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之后几十年的观测分析证实了这一点。到了80年代,占宇宙能量密度大约20%的宇宙暗物质已被广为接受了。

在宇宙这个庞大的空间内,还有很多事物都在等待人类去探索,那么大家认为宇宙中是不是围绕神秘巨物运行的物体呢?大家对于宇宙是否存在神秘巨物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评论区

暂无评论,来发布第一条评论吧!

弦圈热门内容

暗物质:奇异黑洞可能是暗物质的副产品

对于我们能看到的每一公斤物质,无论是你桌上的电脑,还是遥远的恒星和星系,都有5公斤不可见的物质渗透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暗物质”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它规避了所有形式的直接观测,然而却通过它对可见物体的无形牵引力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图片来源网络五十年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了一个关于暗物质可能是什么的想法:一个黑洞群体,它们可能在大爆炸后不久就形成了。这样的“原始”黑洞不会是我们今天探测到的巨人,而是微观区域的超密物质,它们会在大爆炸后的第一枚万亿分之一秒形成,然后崩溃并散布在宇宙中,以一种可以解释我们今天所知的暗物质的方式牵引周围的时空。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发现,这个原始过程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伴侣:更小的黑洞,它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称为“色荷”的核物理属性的数量。这些最小的,“超负荷”的黑洞将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它们可能在诞生后不久的一小部分秒内蒸发。然而,它们仍可能影响了一个关键的宇宙学转变:第一次原子核被锻造的时候。物理学家假设,带色荷的黑洞可能影响了融合核的平衡,在一种天文学家将来可能通过未来测量检测到的方式。这样的观测将有说服力地指向原始黑洞作为今天所有暗物质的根源 ...

cover

如果一个人身体死了但大脑活在营养液中,是不是活在虚拟世界里?

在现代科幻电影的奇异世界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的身体已经死亡,但大脑却被保存在营养液中,继续在虚拟世界里体验着生命。《黑客帝国》中的就是这样一种构想,人类的大脑通过电信号与计算机系统连接,生活在一个被编程的虚幻世界中。然而,这种幻想并非纯粹的娱乐创作,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大脑与身体关系的深层思考。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缸中之脑”假想,把这种思考推向了极致。他设想了一个邪恶科学家通过手术将人的大脑取出,放置在营养液中维持生命,再通过计算机程序向大脑输入信息,制造出一个人工的虚拟现实。在这个假想中,被操作的大脑仍然可以体验到生活的一切,但所有的感知和记忆都可能是虚假的。这样的假想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大脑被置于这样的环境中,那他或她是否真的活在虚拟世界里?揭秘大脑的复杂运作机制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大脑的运作机制入手。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神经系统,这个系统由神经纤维构成,包括各种神经组织,如大脑和脊髓。这些神经组织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时也将各个器官的信号传递回大脑和脊髓。正是通过这样的信号传递,我们才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并做出相应 ...

cover

最新发现:火星上有大量液态水,多到可覆盖整个火星,且水深1.6公里

多年来的探测数据表明,在火星表面存在着大量类似地球河道和河床的地形结构,其长度往往可达数百公里,明显是由液态水长时间侵蚀和冲刷而形成的,而火星表面的很多盆地和低洼地区,其边缘还存在着类似海岸线的特征。除此之外,在火星表面,还发现了广泛分布的水合矿物以及类似于地球上由水过程形成的沉积岩,这些分层岩石通常显示出交错层理等特征,被认为有水流过时形成的痕迹。所以科学家据此认为,在遥远的过去,火星表面曾经也存在由大量液态水形成的江河湖海,而那时的火星很可能也像地球一样宜居。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火星表面是一片干涸的荒芜世界,那么,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对此,一个常见的观点就是,由于火星太小,其核心早早地冷却了,这会导致其磁场的消失,在没有了磁场的保护之后,火星的大气就被太阳风持续剥离,这导致了火星表面的气压显著下降,使得液态水无法在表面存在,于是水开始蒸发并被太阳风不断地“吹”走,而火星大气的变薄还导致了火星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剩余的液态水都冻结起来,形成了火星两极的冰盖或隐藏在火星地下的冰土之中。(↑火星北极的冰盖)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该观点也因此得到了较多的认同,所以人们 ...

光速存在极限是因为处理器有局限?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解释,为什么宇宙一开始就具备条件适合生命进化?为什么物理定律和常数,恰好是允许恒星、行星以及生命最终能出现的非常具体的数值?而让宇宙膨胀的那种力,暗能量,就比理论认为的要弱得多。实际应该是让宇宙物质全都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像观察到的在膨胀撕裂。一个常见的答案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多的宇宙中,即多重宇宙,所以我们不应该对其中至少有一个宇宙 会变成我们这个宇宙感到惊讶。但另一个看上去天方夜谭的答案,却越来越被重视,那就是我们的宇宙是被一个外在的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这个计算机有人(或许是一个先进的外星物种)在微调各种参数。这个看上去很离谱的理论,目前已经得到信息物理学这门科学分支的理论支持。信息物理学认为时空和物质并不是宇宙的本质。相反,我们所处的物理现实,本质上是由信息比特组成的,而我们感受到的时空体验就是从这些信息比特中产生的。而所谓的温度,只是原子聚集在一起运动的另一种说法。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原子具有温度。这极大地让科学家相信,我们的整个宇宙,实际上只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事实,存在巨大可能性。不过,这个想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早在1989 年,传奇物理学家约翰·阿 ...

cover

有感而发,给小猫咪讲讲康德

前言:某日某夜,路遇小猫,小猫两步一回头,最后谨慎地坐在我脚边蹭我,我兴致忽起,遂边投喂边给小猫讲起来康德1 给猫讲康德在【牛顿猫】和【莱布尼茨猫】发展了微积分后,猫界对自然哲学的 研究就突飞猛进,而大众对猫的【认识论】依旧停滞不前,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科学认知的大厦有摇摇欲坠的风险。此时的认识论两派打架,分别是以【莱布尼茨猫】为代表的【纯粹理性派】,和以【休谟猫】为代表的【经验派】。那时候【亚里士多德猫】主义派把知识判断分为两类,【分析的】和 【综合的】。【分析】意思的可以从主体对象上直接得到的,比如这句话“一 只聪明的小猫 ”,“聪明 ”这一个特性可以直接从我们的主体,也就是这整 句话分析得到,我们就会说“小猫 ”的特性是“聪明 ”;而【综合】则代表其包括了其他的经验性的东西, 比方说“小猫 ”的特性是“吃小鱼干 ”, 我们从“一只聪明的小猫 ”这句话里,得不出“吃小鱼干 ”这个特性,“小猫 ”和“吃小鱼干 ”这作为认识到的经验我们曾见过,会很自然地联系起来。那么猫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呢?当然是靠芝士(知识)! 一只小猫天生就会喝奶,它不需要任何感观经验,这叫【先天知识】,一只小猫 ...

li :before content: "✔ ";在一些移动设备上颜色不同

提问我写CSS来让li标签看起来更好。在桌面端和我的手机(联想vibe 1)以及华硕zenfone 5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当我在Iphone 5和Galaxy Note3上测试时,我的颜色(rgb(240, 230, 140))显示成红色和黑色。我不知道我的CSS有什么问题。我应该使用图片,而不是CSS?或者说CSS有解决办法吗?谢谢。这是我的CSS代码:ul.anamenu li::before { content: "✔ "; color: rgb(240, 230, 140); font-size: 4vmin; text-indent: -2em;}回答1试试在ul.anamenu li::before上添加font-family: 'Zapf Dingbats'。这可以用在iPhone上。编辑:2017年6月26日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字符现在是苹果(和其他厂商)绘制的表情符号。在emojipedia这个网站里,你可以看到一些这个表情的变体。因此,你渲染的字符是你设备上的位图图像,并不是可以改变颜色的矢量字形。构造表情符号的厂商或平台可以自由的(用黑色、红色、粉色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