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分享
举报
相关内容
为什么说外国教材好?国外教材与国内教材的区别
首先,不是所有国外的教材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国内的教材写得不好。但整体上看,绝大多数的国外大学教材,要比国内的要好,而国内的教材好的屈指可数。国内的有些教材往往写得更加冗长和复杂,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而且封面简陋,排版一般,给学生的体验不太好,编者可能心里并没有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这里就不具体列举国内哪些教材不好了😅😅😅。。国外的教材,往往有精美的封面,内容写得清晰明了,有舒服整齐的排版,有的时候会配上精美的图片或图案。国外的教材给人的感觉是大制作,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阅读体验非常好。有些比较基础的教材,比如说微积分,看教材能感觉到作者想方设法让你能学懂,巴不得背你上去。老师的本职应该是服务学生,如果没有学生来上学,那么学校也没有开的必要了,老师也会丢掉工作。因此,国内外的教育环境差别,通过教材也能撇到冰山一角。以下以国外的《大学物理》教材为例:精美的封面舒适的排版精美的图案清晰详细的内容可见,如果我们上课的时候,能够用上这样的教材,也不至于这么苦逼来啃教材,而是享受阅读。然而,国外的教材大制作,价格往往比国内的教材要贵得多,一本教材换成人民币可能要几百块。但国外的网上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们学习往往不一定要借助教材,还可以用教授们写的note来学习,同时很多教材往往也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电子版。如果你对学校里使用的教材不满意,不妨可以试试看国外的英文教材,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4-08-13 21:31:54英语不好,读不懂英文数学教材怎么办?
问题:最近我得到一本英文 GTM1 的 PDF。起初我截图发到微信上,再通过机翻来阅读。后来觉得麻烦,就打印下来。结果它马上给我一个下马威。第三节开头给了一个定义,然后就出现了一个长达三行半的复杂句子,我辛辛苦苦把每个不认识的词都标出来,但是除了开头的「定义 3.1 是不完全的」,后面我就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了。而且我发现书里面有很多很多我不认识的词,一个一个查只怕一年也读不完。经常在知乎看到「数学书是所有英文教材里文字最好懂的」这样的评论,大概我的英语水平太差了吧。(我的英语水平:我现在初三,120分的试卷一般考110~112)所以现在我应该怎么办?怎样比较快速地提高英语水平使得我能够看懂数学书。(补充一句:我的数学水平对看书不是很成问题)我的回答:看不懂英文怎么办?那就老老实实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一下什么意思,然后拿个笔记本记下来,这样还能方便偶尔复习巩固记忆。每次遇到不懂的单词,就这样操作,时间长了有感觉了,就可以不记笔记了,遇到不懂的查,脑子过一遍,继续看,代入到语境中去理解。你是初三,真巧我看人生中第一本数学英文教材的时候也是初三,当时刚刚中考完,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看的教材是泛函分析Mr. Andrew Pinchuck写的的Functional analysis notes。当时我甚至还没有足够的数学基础,就直接看这本书了,整本书看下去似懂非懂,但也着实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算是我早期的数学启蒙读物之一,最后这本note我是高一的时候读完的。当时英文看不懂,我就简单粗暴,把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直接记在本子上,然后逐渐习惯代入语境中去理解。这个过程其实是漫长而痛苦的,你不仅需要看一本英文教材,而是需要同时看多本教材,一起学习。我记得最后我写了整整两个笔记本,外加其他一些零散的英文笔记本。而且高一的时候,我也尝试去读法语,学了一丢丢数学法语,学习方法跟英语类似。感觉数学上法语跟英文相似度是很高的(虽然法语跟英文本来就像),英文可以的话其实可以直接尝试读法语,这样会比较好理解。我大概到高二的时候,才开始明显感觉不怎么需要查单词了,并且遇到不懂的单词也是直接脑子过一遍。我还记得当时看完了一本书,是Loring W Tu写的An Introduction to Manifolds,当时是因为看不懂Jürgen Jost写的Riemannian Geometry and Analysis决定补一下基础,所以才选择看更为基础的An Introduction to Manifolds。到了高三的时候吧,具体记不清了,我基本上读英文数学文献就跟读中文一样,也不怎么需要查词汇了,而且遇到不懂的数学词汇,直接查它对应的英文意思比查中文意思有用多了。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地步,你可以通过英语本身来理解数学,基本上就达标了。为什么只是达标?因为你只是会读,不代表你会写。想要进一步提高水平,接下来就是锻炼你的写作内容,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自己写note,将自己所学的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其实数学英文教材,相比于其他英文教材或者说英文读物,算是简单好懂的了,并且在你熟悉数学英文以后,你基本上也不再想看中文数学教材了,因为同一个意思用中文表达,往往不如英文表达那样简洁明了、容易理解。我就试过同一段话,看中文翻译的时候看不懂,结果一看英文秒懂,就非常简单的意思,用中文写可能会硬生生增加理解难度。同时,英文数学内容资源丰富,除了代数几何可能有少量文献需要读法语,基本上读懂英文数学,在整个学术生涯就够用了。我自从读懂英文数学以后,就完全不看中文教材了,写数学也基本上直接写英文。一方面数学的有些英文术语很难找到合适的中文词组,另一方面强行翻译成中文会给人特别扭捏的感觉,这无疑会提高读者的理解难度。比如说a collection of xxx、a family of xxx、abuse of notation等相当地道的英文表达,除非是专业的翻译专家,不然翻译出来的内容看着真不自然、不舒服。对于英文数学翻译,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自己翻译的:我翻译并整理了一些MathStackExchange的问题和回答。最后我最近自己弄了个数学社区 数学 ,里面分享了一些我以前学数学的感想,以及一些其他网站没有的、搜不到的数学内容。内容不多就我一人维护,欢迎感兴趣来看看!
2024-10-28 13:29:31国内外微积分教材中概念定义的区别,以及国内教材参考文献做得草率的现状
之前是我草率了,其实像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这些本科最初步的课程没有参考文献也是可以的。毕竟这些知识都已经存在上百年了,并且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都已经是被认为是常识性的知识,因此是否引用已经不重要了。我发现国外的Calculus之类的书也是没有参考文献的。但是国内的教材对一些概念的说法跟国外差别较大,我认为这是不利的,虽然在数分、高代这种初步入门课程里面,中文的一些叙述可能比英文的要简便明了。比如说:极大值和最大值,国外是叫做local maximum与global maximum,而maximum与minimum又被统称为extreme value,也就是说国外的极值跟国内的极值是有区别的,用中文的话这反而容易弄清楚,但这只是个例。总之,还是希望以后的教材能够多多与国际接轨吧,尤其是高中课本那个函数的定义,能不能是集合之间的,而不再是数集之间的,你都把function译作函数了,为什么就不紧跟国际的步伐呢,这无疑是给以后做研究的学生增加不必要的理解障碍。还有,即便数分、高代可以不引用参考文献,也不代表本科的教材都不需要,国内的教材我感觉参考文献做得挺草率的,就比如说我们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那本书,才三个还是四个参考文献,还不如我自己写的note多,而且这些文献中好像才只有一个英文文献。鉴此,我认为写书的人不够认真严谨,而且没有强烈的学习优秀教材的决心,就这么草率就出书了,难怪我们学得也难受。-----------------------------本文原发于2021年5月26日
2024-09-30 23: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