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ciflows
This person is lazy, nothing was left behind...
Nekomusume
分析学大师Elias M. Stein(曾是陶哲轩的老师),写了四本分析学系列教材,统称为普林斯顿分析学讲座(Princeton Lectures in Analysis)。他们分别是:I Fourier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II Complex Analysis III Real Analysis: Measure Theory, Integration, and Hilbert Spaces IV Functional Analysis: Introduction to Further Topics in Analysis当时集齐这四本书花了我不少时间,似乎这四本书知名度不一,我下的第一本是复分析教材Complex Analysis。现在我将这些好东西拿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PS:如果需要中译版的,目前只能找到《实分析》和《复分析》两本,链接:伊莱亚斯 M. 斯坦恩(Elias M. Stein)《复分析》与《实分析》教材
在上贴中分析学大师Elias M. Stein的分析系列教材,我分享了Elias M. Stein的分析全系列英文版,然而有人说想看中文版。经过我的查找,发现网络上流出的Stein中译书很少,最后只找到了比较知名的《复分析》和《实分析》。PS:由于文件较大,两本书分成了3个压缩包分卷上传。
这是Grothendick著名的关于同调代数的文章Tôhoku paper的英文翻译版,原文是法语版,标题为Sur quelques points d'algèbre homologique。英文翻译为:Some aspects of homological algebra。该文章概述了很多同调代数的重要概念,其中基本都跟代数几何有联系,并且里面不少概念其实是Grothendick本人提出来的,如abelian categories。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同调代数的经典文章,在数学圈内也时常有人推荐看这篇文章,毕竟这可是祖师爷亲自从同调代数的基础概念一步步讲起,这对学同调代数或者代数几何的人都有很大裨益。我收藏这篇文章的时候都2021年了,现在拿出来推荐给大家!之后我还会把法语原版也发出来。
EMS出版的代数拓扑教材Algebraic Topology,作者是Tammo Tom Dieck。本教材相较于Hatcher的书,没有那么太多的插图,并且内容更加抽象。本书知识密度高,内容精炼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很适合有一定代数基础,且喜欢直接切入主题,快速学习的人。对于还未入门的小白而言,这本书不太适合作为代数拓扑的入门教材。我高中的时候就在看这本教材,但总在一些地方无法彻底理解。但这本教材吸引我的地方,一是它的内容涵盖面够广,并且知识密度够高,能够让我短时间内掌握代数拓扑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它的描述更加的抽象,并且语句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很符合我的口味(这也是我当时选择代数几何的原因)。关于本教材与其他代数拓扑教材更具体、更专业的对比,请看Algebraic Topology I: 对教材跟概念的一些论述。
望月新一以及他的Inter-universal Teichmüller Theory(宇宙际Teichmüller理论)可以说是非常出名,相较于费马大定理证明的晦涩难懂,宇宙际Teichmüller理论才算是真正的天书,全世界没几个人能看得懂,就连大佬Faltings都看不懂。望月新一是Faltings的学生,Faltings以“暴力横推”的风格闻名,张寿武说过Faltings的风格就像直接开着推土机把山碾平了过去。并且Faltings看论文都是只看前沿(introduction)就能知道整篇论文的主要定理,甚至还能直接证出来。见望月新一与他天书般的论文,展现了纯数学与我们的距离可见Inter-universal Teichmüller Theory有多难懂,它涉及到代数几何一个高深的领域:远阿贝尔几何(anabelian geometry),顾名思义就是考虑平展基本群$\pi_{1}^{et}(X,x)$远离阿贝尔的部分,远阿贝尔几何源于Grothendick的一封入职信Esquisse d'un Programme,他于其中提出一个宏大的理论,然而最终他却没能将其实现。而望月新一可 ...
经典泛函分析教材,作者是Mr. Andrew Pinchuck。这是本非常适合小白入门的泛函分析教材,里面的内容讲述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并且从最基础的线性空间讲起,并不需要太多的前置知识即可开始学习。这本书也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本英文书,同时也是我第一本看完的英文数学书。这算是我的数学启蒙教材之一,得益于这本书对萌新的友好,当时才初三、高一时期的我对这本书可谓是喜欢至极。现在我拿出来给大家推荐,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佩雷尔曼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分为两篇论文,发布时间为2008年2月1日。据说佩雷尔曼当年,直接把证明随意挂在网上,甚至没有投任何杂志。再加上之后成为第二个拒领菲尔兹奖的数学家(第一个是众所周知的代数几何大神Grothendieck),可见佩雷尔曼完全是对这些功名毫不感兴趣。佩雷尔曼的事迹,可以说是我数学启蒙时期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当时的我十分受到他的鼓舞。而佩雷尔曼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虽然我看不懂(我也不是做微分几何的。。。),但收藏价值还是大大地有的,并且哪怕不懂还是可以拜读一下的。
在上帖中我分享了Tammo Tom Dieck代数拓扑教材,并对比了Tammo Tom Dieck与Hatcher的教材有啥区别。现在我将Hatcher的代数拓扑教材分享出来,给有需要的人。Hatcher的教材相比于Tom Dieck的,图文并茂,有更精美丰富的插图,能让读者更加直观的理解。这适合入门代数拓扑的小白,或者是喜欢几何直观的人。
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可以说是算术几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年怀尔斯虽然很小的时候就被该问题所吸引,从而选择做一个数学家。但作为一个这么多年都无人能破解的难题,怀尔斯也是兜兜转转,他也没一开始就打算攻克这个猜想。据说,是代数几何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他才觉得是时候攻克费马大定理了。最后他成功证明了谷山-志村猜想,从而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可以说怀尔斯能证明费马大定理,是刚好生在一个合适的时代,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怀尔斯关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就是这篇论文Modular elliptic curves and Fermat’s Last Theorem。该论文非常晦涩难懂,没多少人能看得懂,可以说能彻底看懂费马大定理证明的人,都是圈内大佬。论文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椭圆曲线、模形式、伽罗华表示论、代数数论、类域论、群概形等等,想要理解费马大定理就得先理解前面这些理论。不过虽然我们看不懂,但该证明还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看不懂也能看,也能欣赏嘛。并且对于做算术几何的人来说,可以用这篇论文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Peter Scholze当年不也一上来就看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虽然un ...
本教材为拓扑学的基础入门教材,作者是Dugundji。本书从最基本的集合概念开始讲起,从集合论延伸至拓扑空间。最后也会涉及一些分析学和代数拓扑。这本书的内容十分完备且齐全,有时候看文献遇到一些比较罕见的术语(包括一些谷歌搜不到的),能在本书中找到。因此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教材,还是一本拓扑学的供学者查阅的词典。此书我已收藏数年,如今分享出来给有需要的人。我上传资源尽量只上传可复制的pdf或djvu版,因为不可复制有些时候真的是硬伤。PS:因为文件大了一些,因此用压缩包压缩了一下大小,直接解压即可。
提问:求解:$$\int \frac {dx}{\sqrt{1-x^2}+\sqrt{x^2+1}}=\int \frac{\sqrt{1-x^2}-\sqrt{x^2+1}}{-2x^2}dx=-\frac{1}{2}\left(\int \frac{\sqrt{1-x^2}}{x^2}dx-\int\frac{\sqrt{x^2+1}}{x^2}dx\right)$$在第一个积分式中令$x=\sin\theta$,$dx=\cos\theta d\theta$在第二个积分式中令$x=\sinh \varphi$,$dx=\cosh\varphi d\varphi$$$-\frac{1}{2}\left(\int \frac{\sqrt{1-\sin^2\theta}}{\sin^2\theta}\cos\theta d\theta-\int\frac{\sqrt{\sinh^2\varphi+1}}{\sinh^2\varphi}\cosh\varphi d\varphi\right)=-\frac{1}{2}\left(\int \frac{\cos^2\theta}{\sin^ ...
我的提问:定理 22.3(定义域的光滑不变量)令$U \subset\mathbb{R}^n$为一个开子集,$S \subset\mathbb{R}^n$为一个任意子集,并且$f : U \rightarrow S$是一个微分同胚。那么$S$在$\mathbb{R}^n$中是开集。我无法理解为何集合$S$在$\mathbb{R}^n$中并不是自动开的。映射$f$是一个微分同胚,这意味着它在两个方向都是连续的,所以$S$是开的。回答:首先你所知道的是$U$中的开集$V$满足:$f(V)$在$S$中开,不是$f(V)$在$\mathbb{R}^n$中开。所以$f(U)=S$是在$S$中开。那个推断是说接着$f(U)=S$自动在$\mathbb R^n$中开,这是不一样的并且不是自动的。它需要证明。PS:这里说的是拓扑学中关于开集的一个重要盲点,即开集是相对的。尤其是考虑某个拓扑空间中的子集,要弄清楚究竟是在子集内开,还是在全空间内开。